| | | | | |
| | 服务台关闭事件不够及时,工程师未按规范要求操作单据状态,无法正确反映故障管理流程的KPI实际情况 | | 制定规范要求工程师准确记录事件处理状态,及时挂起事件,以便于收集正确的事件处理时长;语音平台需传送主叫号和通话时长;优化工单关闭操作规范 | |
| | 服务台工作人员没有完全遵照既定的问答脚本和统一礼貌用语回答用户的问题。 | | | |
| | 服务台查询配置库的操作不够便利,无法实时对用户信息与资产信息进行核对 | | SM平台开发功能,让服务台登记事件时可即时查询用户、资产和配置信息 | |
| | 故障管理中用户已有基本的分级方式,但无事件影响度、紧急度等优先级分类的准则 | 故障管理
ISO20000 8.2
事件分类与分级依据《项目作业书》 | | |
| | | | | |
| | 服务台未将咨询来电记录下来,导致很多来电无法跟踪,影响服务台绩效指标和整体服务质量 | | 在未来的工具中,将咨询类的来电也做为事件或服务请求登记在案 | |
| | 服务台即将升级的语音平台与即将上线的 SM管理平台的服务台功能部分重叠 | | 与外包商协商开发接口,协调操作功能整合。由于需要把所有流程关联起来,如服务台界面和事件,服务台界面和变更、服务台界面和请求等,语音平台自带的所有ITSM流程相关的功能都应该集成到 SM管理平台上 ITSS认证 | |
| | 事件管理没有与监控系统接口,无法记录监控报警类事件
| | 考虑开发事件管理与监控系统的接口(监控系统需开放接口),将监控系统传过来的信息自动登记为事件。 | |
| | | | | |
| | 由于工具功能限制,事件管理流程KPI指标还有待完善 | 故障管理
ISO20000 8.2
IM6重大事件需要单独进行分析与报告 | 完善绩效指标:一线解决率、SLA达标率、接通等待时长、通过web提交的请求、及时响应率、首次正确派单率、事件平均解决时间、事件满意度评分、事故总数、通过监控产生的事件百分比 | |
| | | 故障管理
ISO20000 8.2
所有事件都通过事件管理程序处理 | | |
| | 新应用系统在暂管期间,无法监管升级给项目团队的事件单 | 故障管理
ISO20000 8.2
所有事件都通过事件管理程序处理 | | |